SINDA CORPORATION参加中欧商会
本公司受邀参加17年中欧商会!
伦敦分公司总裁陈先⽣代表全公司出席该论坛,现场感受了中欧双⽅讨论的热烈⽓氛!
央视报道
陈先⽣(右)和同胞合影留念
[/argenta_sc_text]简介
中欧⼯商峰会又称中欧⼯商领导⼈峰会,由中国商务部、欧盟委员会等机构联合主办。2004年12⽉9⽇,⾸届中欧⼯商峰会在海⽛召开,此后每届均有中欧重要领导⼈和企业家出席。⾃2004年起,中欧⼯商峰会在北京、南京、海⽛、赫尔⾟基、布鲁塞尔等地已成功举办,成为中欧⼯商界层次最⾼、影响⼴泛的商业盛会,获得中欧政经界和企业家的⾼度认可。[/argenta_sc_text][argenta_sc_text text_typo=”font_size~16||weight~inherit” css_class=”po-content”]2004年12⽉9⽇,⾸届中欧⼯商峰会在海⽛召开,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、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及荷兰⾸相鲍肯内德、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等政府官员及众多欧洲商界领袖出席了峰会。峰会加强中欧企业交流与合作为⽬的,每年均有中欧重要领导⼈和企业家出席。
欧盟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⼀⼤贸易伙伴。随着双⽅合作领域不断拓宽,合作内容的不断深⼊,中欧在纺织品贸易等领域的摩擦显现,但中欧双⽅本着平等协作、互利互惠的原则成功解决了纺织品贸易争端,为解决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摩擦树⽴了典范。
中欧之间有着许多共同利益,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。双⽅在重⼤国际问题上有⼴泛的共识,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。欧盟可以给中国带来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资⾦、技术和管理经验,中国则以丰富的⼈⼒资源和⼴阔的市场给欧盟带来巨⼤商机。
总理李克强演讲词
[/argenta_sc_text]共同奏响高水平互利合作新乐章——在第12届中欧⼯商峰会上的演讲
(2017年6⽉2⽇,布鲁塞尔)
中华⼈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
尊敬的容克主席,
⼥⼠们、先⽣们、朋友们:
很⾼兴来到美丽的布鲁塞尔,出席中欧⼯商峰会。我谨代表中国政府,对峰会的成功举办表⽰祝贺,向长期致⼒于中欧友好合作的各界⼈⼠致以敬意!
⽐利时有欧洲“⼗字路⼜”之称,布鲁塞尔是欧洲的“⼼脏”。在这⾥可以感受到欧洲跳动的“脉搏”,也便于清晰观察世界局势的⾛向。当前,世界经济贸
易出现积极变化,乐观情绪上升,但增长基础并不牢固,不确定性仍然较多。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,地区冲突、恐怖主义、难民移民⼤规模流动等挑战
依然严峻。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两⼤⼒量,中欧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的局势,备受各⽅瞩⽬。我此访的重要⽬的,是推动中欧凝聚共识、增进
互信、深化合作,以中欧双边关系的稳定性、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⼀贯性,应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。
中国坚定不移⽀持欧洲团结繁荣稳定。欧洲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⼤陆,欧盟是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重要⼀极。⼀个团结、稳定、繁荣、开放的欧洲,
⼀个强⼤的欧元,关乎欧洲各国⼈民的根本福祉,有利于世界多极化、经济全球化、⽂明多样化。中国⼀直从战略⾼度看待和重视欧盟,把发展对欧关系作
为外交的优先⽅向之⼀。⽆论欧洲形势和国际风云如何变化,中国都愿与欧⽅深化全⾯战略伙伴关系,⼀如既往地坚定⽀持欧洲⼀体化进程,也尊重欧洲国
家⾃主选择发展道路。我们坚信欧洲有智慧有能⼒克服眼前困难,实现新的发展与进步。
中欧应共同坚持经济全球化的⼤⽅向。今年年初,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重要演讲,阐述了中国坚定维护⾃由贸易,共同建设开放、包
容、普惠、平衡、共赢的经济全球化的主张,提振了⼈们对经济全球化的信⼼。以贸易和投资⾃由化便利化为代表的经济全球化,过去是、现在是、将来仍然
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⼒。世界上不存在有百利⽆⼀弊的灵丹妙药,经济全球化也会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。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,采取措施加以解决、
减少负⾯影响,但不能因噎废⾷,“踩刹车”、“挂倒挡”不可取,也不符合历史潮流。当前的迫切任务,是坚持⾃由贸易,重振贸易和投资两⼤引擎,推动世
界经济迈上稳定复苏的轨道,使经济全球化惠及更多国家、更多⼈群。中欧都是⾃由贸易的受益者,也应是⾃由贸易的坚定维护者。现在有⼈提出“公平贸
易”问题。事实上,⾃由贸易是贸易公平的前提,限制贸易⾃由带不来贸易公平;公平原则是⾃由贸易的应有之义,不公平的贸易也⽆法持续。公平贸易应
体现多边性、包容性、⾮歧视性等原则,不能将单边规则强加于⼈,也不能将公平贸易政治化。
中欧应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经贸秩序。以世贸组织为核⼼的多边贸易体制,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制度保障,权威和效⼒应得到尊重和维护。即
便现⾏多边规则有不适应形势变化的地⽅,⼤家可以共同协商加以完善,但不能⽆视既定规则,更不能推倒重来。加⼊世贸组织以来,中国全⾯履⾏了各项
承诺,其他成员⽅也应该这样做。欧盟作为现代国际经贸规则的主要创设者之⼀,也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标杆,遵守多边规则、维护多边体系,符合欧盟⾃⾝
的利益。《中国加⼊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》第15条是“⽇落条款”,按期⽆条件终⽌对华反倾销调查“替代国”做法,是各成员⽅的国际条约义务。希望欧盟在
履⾏第15条义务问题上,向世界释放维护多边体系和规则的积极信号。如果世贸组织各成员都“选择性”遵守国际规则,容易引发连锁反应,动摇多边秩序的
根基,最终不会有赢家。
中欧应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。和平、发展、开放、合作多位⼀体、密不可分。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,⼀切都⽆从谈起。历史上,中欧⼈民都曾饱
受战乱之苦,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。世界保持70多年的和平来之不易,应当倍加珍惜。中欧应坚定维护以《联合国宪章》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,坚持政治
解决热点问题的⽅向,在国际社会⼴泛共识的基础上应对全球性挑战,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。当前朝鲜半岛形势⾼度敏感复杂,中⽅坚持实现半岛
⽆核化⽬标,坚持维护半岛和地区和平稳定,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,实践证明这是负责任的做法。叙利亚问题久拖未决,令⼈担忧。国际社会应尊重
叙利亚⼈民选择⾃⼰的发展道路,共同推动叙利亚问题早⽇实现政治解决。恐怖主义是⼈类公敌,中欧都是受害者,对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必须予以坚决打
击。
⼥⼠们、先⽣们!
中欧关系⾛过40多年历程,逐步迈⼊成熟稳健的发展轨道。2014年,习近平主席访问欧盟期间,提出共同打造中欧和平、增长、改⾰、⽂明四⼤伙伴关
系,为中欧合作注⼊了新的强⼤动⼒。在双⽅各界⼈⼠共同努⼒下,中欧全⽅位合作稳步推进,经贸合作更是硕果累累。欧盟长期是中国第⼀⼤贸易伙伴、
第⼀⼤技术来源地和重要外资来源地,中国是欧盟第⼆⼤贸易伙伴。据中⽅统计,国际⾦融危机以来,中国对欧盟出⼜年均增长1.8%,欧盟对华出⼜年均增
长5.8%。现在每分钟双边贸易额超过100万美元,每两天贸易额相当于建交时⼀年的贸易额,每周有600多个航班往返于中欧之间,每⽉中欧班列运⾏多达
150列。中欧合作是优势互补的必然结果,双⽅⼈民都从中受益。来⾃欧洲的资⾦、技术和管理经验,助⼒中国⼯业化进程。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为欧洲家
庭节约不少开⽀,中国⼴阔的市场为1 . 6万家欧洲在华投资企业带来了丰厚利润,中国企业对欧投资为欧洲各国创造了⼤量就业岗位。
放眼未来,中欧经贸合作前景⼴阔。中国经济保持6.5%左右的中⾼速增长,正处在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阶段,对欧洲⾼品质消费品、先进技术
设备、优质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。欧洲经济回暖,居民消费稳定增长,基础设施建设投⼊加⼤,也将为中国企业提供新的商机。欧盟对华投资仅占对外投资
存量的4%,中国投资也只占欧盟吸收外资总额的2%,这与双⽅经济体量并不相称,投资合作还有巨⼤潜⼒。
中欧经贸关系中合作与竞争并存,但合作共赢是主流。与过去相⽐,中国虽然经济规模⼤了,但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。双⽅互补互利的
合作格局没有改变,改变的只是合作的⽅式。过去的合作基本是“欧洲投资+中国制造”,现在这种⽅式依然是主要的,又增加了“中国投资+欧洲制造”、“三⽅
合作”等⽅式,开辟了“⼀带⼀路”建设新领域,双⽅利益交汇点更多、相互依存度更⾼。当然,中欧之间也有竞争的⼀⾯,但建⽴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竞争并
不是坏事。中欧要在合作与竞争中共同发展,使两⼤市场“珠联璧合”,为世界经济发展注⼊动⼒。
中欧贸易平衡状况,是由各⾃发展阶段、⽐较优势和贸易结构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。在⾃由贸易体系下,不同经济体、不同时期总会出现逆差或者顺
差,贸易不可能绝对平衡。中国对欧盟有顺差,但同时对⽇本、韩国、澳⼤利亚等国有逆差;对⽐利时、荷兰、意⼤利等欧洲国家有顺差,⽽对德国、瑞⼠、
奥地利、爱尔兰等又有逆差;中国货物贸易是顺差,服务贸易则有2400亿美元的逆差,其中400多亿美元来⾃欧洲。受全球供应链、价值链重构等影响,国
际贸易流向发⽣重⼤变化。单纯以现⾏原产地规则统计的贸易数据,并不能全⾯真实反映中欧之间的贸易利益和贸易平衡状况。去年中欧货物贸易顺差74%
来⾃加⼯贸易,顺差记在中国头上,利润主要流向跨国公司,中国企业只赚取⼀些⼯本费。如果以增加值核算,中欧贸易顺差将下降40%左右。中国奉⾏进
出⼜平衡的贸易政策,不刻意追求顺差,经常项⽬顺差占国内⽣产总值的⽐例已由2007年10%的峰值下降到去年的1.8%,今年⼀季度只有0.7%,低于不少欧
盟国家⽔平。中⽅愿同欧⽅尽早启动⾃贸区联合可⾏性研究,进⼀步提⾼贸易⾃由化便利化⽔平,为欧⽅优质商品进⼊中国市场创造有利条件。也希望欧⽅
放宽对华⾼技术出⼜管制,克制使⽤贸易救济措施,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。
中欧经贸合作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,⽽是内涵丰富的伙伴关系,投资合作是其中的重要⽀柱。中⽅始终欢迎欧洲企业到中国投资,也⿎励中国企业来欧
洲兴业,形成双向开放、平等开放、互利双赢的格局。但中欧经济发展⽔平不同,产业结构各异,对外开放的重点、⼒度、节奏都会有所不同,不能简单⽐
较开放的领域和程度,追求⼀⽐⼀的对等开放,关键要看双⽅获利是否总体平衡。就拿汽车产业来说,有⼈抱怨中国开放程度不如欧洲,但欧洲品牌车占据
中国汽车市场相当⼤的份额,⽽欧洲⼤街⼩巷⼏乎见不到中国品牌汽车的⾝影。中⽅开放的⼤门永远不会关上,只会越开越⼤。2015年我们第六次修订外商投
资产业指导⽬录,限制类条⽬缩减⼀半。近期又第七次修订⽬录,限制类条⽬再缩减1/3。负⾯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推⼴,除极少数领域外,
外商投资企业设⽴和变更⼀律由审批改为备案。我们不仅放宽市场准⼊,还⼤⼒推进公平竞争。只要在中国注册的企业,⽆论内资还是外资企业,中国政府
都⼀视同仁,在资质许可、标准制定、政府采购、享受“中国制造2025”政策等⽅⾯,依法给予同等待遇。我们愿与欧⽅加快商谈⾼⽔平的投资协定,营造更
开放、更公平、更规范的投资环境。也希望欧⽅在投资审查等⽅⾯公正对待中国企业,在签证等⽅⾯给予更多便利。
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周期性现象,是结构性问题,也是全球性问题。国际⾦融危机爆发以来,世界经济下⾏导致需求萎缩,是造成钢铁等⾏业
全球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。中国86%的钢铁产量满⾜内需,去年出⼜欧盟的钢铁只有647万吨,还从欧盟进⼜122万吨的钢材。中⽅对钢铁出⼜不仅没有补
贴,相反10年前就开始采取⼀系列措施控制出⼜,包括加征出⼜关税,⽬前最⾼税率仍达20%。中国去产能的⼒度在世界上更是绝⽆仅有。在前⼏年淘汰落
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,去年又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,今年还将压减5000万吨左右。中国钢铁去产能涉及约50万职⼯分流安置,⽐欧盟钢铁
⼯⼈总数还多17万⼈。把产能过剩归咎于中国是不客观的,也是不公平的。去产能的责任需要各⽅共担,最重要的不是相互指责⽽是共同⾏动。中⽅愿在全
球钢铁论坛框架下加强分享削减产能的经验做法,建⽴中欧钢铁贸易机制,促进全球钢铁产业健康发展。
⽓候变化是⼈类⾯临的共同挑战,绿⾊低碳发展是⼤势所趋、⼈⼼所向。《巴黎协定》凝聚着国际社会⼴泛共识,各⽅都应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成果,
推动协定得到有效落实。中国⾔必信,⾏必果。2011-2016年单位国内⽣产总值⼆氧化碳排放下降26.2%。中国践⾏绿⾊发展的新理念,⼤⼒加强⽣态⽂明
建设,节能减排的⼒度只会加强、不会削弱。我们有信⼼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⽣产总值⼆氧化碳排放⽐2005年下降40%-45%、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的⾏
动⽬标。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,也是负责任⼤国的担当。我们将继续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、公平原则、各⾃能⼒原则,积极参与全球⽓候
治理进程,愿同欧⽅加强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务实合作,使之成为中欧全⾯战略伙伴关系的新亮点。
⼥⼠们、先⽣们!
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,中欧应更加坚定地站在⼀起,携⼿推进更⾼⽔平、更⾼质量的互利合作,造福双⽅⼈民,也为维护世界和平、促进共同发展
作出更⼤贡献!
谢谢⼤家。[/argenta_sc_text]